那些一边骂一边留在大厂996的人是怎么想的?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LinkedIn

微信ID:LinkedIn-China

LinkedIn领英是全球知名的职业社交网站,每个《财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996,是个已经有点过气的网络热词。


据不完全考证,从2016年某互联网公司被曝实行全员“996”工作制开始,996成为了大众讨论的焦点,甚至还在去年年底入选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转眼4年过去了,那些在所谓996的公司工作的人,到底是怎样的状态?


真的像新闻曝光的那样支着帐篷住公司吗?赚多少钱能让他们愿意为了公司卖命?他们不结婚生子吗?


围城外的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好奇。


我们采访了6位现在在大厂工作的年轻人,来聊一聊他们的工作生活与人生选择。


注:文中所有人名皆为化名。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无尽夏。



为什么来到大厂?

“90%的跳槽者都会考虑待遇问题”



以门槛高,强度大,待遇好著称的互联网大厂一直是许多年轻求职者的理想与目标。


说到自己来大厂的原因,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在小米工作的程序员Lu是从国企跳槽过来的,用他的话说“90%的跳槽者都会考虑待遇问题”。自然,大厂的高薪水对求职者来说是最有力的吸引。


他觉得作为外地人,如果想在北京立足,就必须在工作上做出一定的成绩。


他的想法和很多人一样,大厂是简历上闪光的一笔,可以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铺垫。


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他也希望一直能待在大厂。企业的稳定性给了人很多安全感。



30岁是技术岗位的黄金期,这个时候人的经验和技术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如果能在大厂学习怎么推进业务,对个人能力会是一个很好的提升


“万一以后干不动了,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就像滑翔一样,你处的位置越高,经验越多,滑翔的距离就越远。


阿里的产品经理Lily也第一个提到了薪资,她向我们透露,工作5年已经攒了几十万。


大厂的业务范围很广,可以了解不同业务的玩法,探索更多可能性虽然工作中用的方法可能是一样的,但处理的问题不同,会让人时刻保持新鲜感。



来自滴滴的小Y刚刚进入职场两年,她说自己选择大厂是一个比较偷懒的行为。


因为她很抗拒低效率的沟通,但是大厂较高的门槛让同事们普遍认知水平较高,合作时可以更顺利地推进工作


 她说:“我在工作中经常会联合国或者世界银行这些国际组织打交道。倒不是说这些机构多高大上,但是会给你另一种视角去接触你之前不了解的行业,我觉得还不错。”



真实的加班状态到底是怎样的?

“边骂边干活”



“996”工作制名声在外,人们往往对于大厂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存在一些妖魔化的想象。


但从我们的采访结果来看,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强度处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大厂早上上班时间比较灵活,基本在9点到11点不等。而晚上下班时间因人而异。


字节跳动的小王在活动期可能会连续几天加班到11点甚至更晚,但是大多数时候8、9点就可以下班。


身在大厂却对加班“深恶痛绝”的人,只能通过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尽量避免无效加班。



Lu认为IT行业加班是普遍现象,但是领导管理经验不足或技术水平不高的公司会更倾向于用加班的方法去弥补短板,而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大公司反而加班不会太狠。


他曾经在一家上市国企待了三年。据他所说,当时甲方要求比较多,而国企技术相对偏弱,所以经常加班到11点多。


写方案,做ppt这种零碎的工作有时也会推给技术人员。那段时间他身心俱疲,最终毅然选择了离开国企。


反而现在来到了小米,因为更注重绩效而不是工作时间,每天7点多就下班了,碰上项目期可能会集中几天加班到10点之后。


华为的软件开发工程师老刘也告诉我们,公司内部有加班统计。如果有人本月加班强度太高,团队leader就会收到提醒,以便尽快地调整工作强度,保障员工利益。



可以说,大厂的加班情况并不是像外界想象得那么疯狂,而且内部制度也在逐步向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方向优化。


当然,大家也都表示经历过加班到累得受不了甚至崩溃的时候,但有关离职或转行的想法还都是停留在随便想想的阶段。


然而当加班成为一种习惯,会不会降低白天的工作效率呢?


Lu提出了“主动型加班”“被动型加班”两个概念。


理想的高效加班状态是主动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一定要做完某个很紧急的项目。


而如果是因为自身惰性拖到晚上,或者一直在配合同事的工作,加班效率就会很低。


而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Cindy则坦言,自己团队里存在强制加班的情况。


“如果领导没下班的话,他也不希望你走。”尤其是在非项目期,领导有时会在六七点的时候布置任务,这样即使白天很清闲,也必须加班完成。


对于这种情况,她也觉得很不爽。“其实我们都是边骂边干活的。”


但因为领导也在加班,并且可能层级越高加得越狠,所以也没什么办法。



怎样平衡工作与生活?

“大厂已育男性多为丧偶式育儿”



人可以下班,但是互联网不会停止运转。在这一行业,繁忙的工作难免会偶尔影响到私人生活。


滴滴的小Y所在部门有时会在周末开会,但小Y不会因为下午有会就整天待在家里,还是会和朋友去看美术展,然后到时间找个没人的地方开会,开完会再继续自己的休闲。


她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不觉得是一种负担。



工作和家庭的平衡一直是困扰着职场人的重大问题。

特别是步入30岁后,准备进入结婚生子的社会轨道时,大厂人的工作强度更是成为了横亘在大家面前的一道坎。


Cindy说,私下流传在四大如果你处在事业上升期的话,基本不能生孩子。因为每年都要晋升,如果生孩子相当于半年白干了。


大多数女性合伙人都是没生孩子甚至没结婚的。


Lily坦言,从女性的视角来看,身边已育男性的工作生活并不是一个可接受的状态。 处于技术岗位的男性在大厂占大多数,加班强度比较大,因而很少参与小孩的照顾和教育,很接近“丧偶式育儿”。 相反地,她觉得职场已育女性更有韧劲儿。


比如她老板的宝宝就刚一两岁,白天让家里老人帮忙带孩子,晚上可能7点左右就下班回家了。


宝宝睡得比较早,她就有空闲时间处理一些工作。这样兼顾自然更累,但是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作为Lily口中的大厂已育男性,在华为的老刘说大学实习时他曾听老板说,“像我这样创业,家庭根本平衡不了;如果想平衡,就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成就。


他认为既然总有一方是会牺牲的,在他现在三十出头的年纪,选择更努力地积累收入,维持住家庭的经济来源。
等到40岁的时候,再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家庭中,陪伴家人与孩子,“那时候我儿子才上小学,我觉得还不晚”。



如何克服年龄焦虑?

“996是年轻人的游戏”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对人的身体是一个消耗,年轻时还能扛得住,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大家也有不同的想法。


Lily认为,大厂的职业天花板还是很高的。大厂内部是可以转岗的,如果你觉得达到了自己的一个极限,可以尝试其他岗位和业务,给自己的未来多一个选择的机会。


Cindy刚在四大工作了一年就认为自己“不是能当合伙人的体质”,经常熬夜让她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她说离职在四大不是什么值得避讳的话题,虽然四大的职业天花板很高,但大部分人都会把四大当作跳板,真正能熬到高层的人少之又少。


 Lu很认可“996是年轻人的游戏”这一说法,因为年轻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是他们最大的资本。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35岁危机,缓解焦虑感,他也经常会搜一些程序员职业发展规划的文章来吸取别人的经验,充实自己。



如何看待外界的负面评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两年有关996的讨论甚嚣尘上,大厂也爆出了几起耸人听闻的新闻。对于外界舆论,大家也谈了各自的看法。 老刘表示,华为的各项政策都有据可循,如果受到了处罚肯定是违反了明文规定。


对于在网上匿名吐槽公司内部种种的人,老刘回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字节的小王说媒体和公众会把某一个不好的点无限放大,但其实只是很小,而且非常极端的事情。甚至996也并不是所有团队都要求的,求职的时候可以和hr沟通清楚。


至于外界很关心的竞业协议,大家一致认为不是很严重的问题。



“对于普通职场人,公司为了防止技术泄露,跳槽时几年内会限制一些公司。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而言,公司签了竞业协议之后也要付一笔补偿,不会完全堵死自己的路。


当然跳槽大厂,如果对方真心想挖人,HR团队也是会有相应的措施规避有关竞业协议。而外界那些关于竞业协议耸人听闻的负面新闻大部分是针对级别比较高的人。



有什么建议给想进大厂的年轻人?

“一旦你学习,去哪都顺利”



采访的最后,对于正在求职的年轻人,大家也从过来人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 时刻保持学习,巩固自己的专业能力。


• 如果有一个大厂梦,就要做好适应高强度工作的准备,毕竟大厂的高薪不是养闲人的,有失必有得。


• 不要看低自己,但也要适当地放下自尊心去融入团队,学习大厂积累下的经验。


• 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不要狂热追求大厂而忽略了其他公司的机遇。


• 开始工作之初,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大厂,大厂可以让职场新人学习到到规范的工作流程,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大厂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了大众的过度关注,但其实静下来想想,无论在哪里,大家都是在为了自己心中不同的理想而奋斗



老刘在采访最后分享了一句诗,“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也许在某个阶段,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大,我们也只能不停地往前冲。但当挺过来以后,回头再看这些,云淡风轻。 


在这个迷茫而无所适从的时代,与大家共勉。




往期推荐

01

出道?裸辞?当代95后职场生态图鉴

点击阅读

02

• 做数据分析,回国还是留澳?

点击阅读

03

• 数据为王的时代里,想要冲击100k年薪,靠的就是这一项“超能力”

点击阅读

04

• 如何入行数据分析?在商业决策中它因何而“性感”?

点击阅读



星标关注Seed读职场职场路上不再迷茫



Seed Training Group是澳大利亚教育部注册的职业培训机构(RTO:45225),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墨尔本,在悉尼、上海、南京设有分部。
Seed Career总部位于墨尔本,是Seed Training Group 旗下的求职业务板块,致力于跨国连接雇主与人才,并提供增值服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Free Trial

Leave your E-mail address to receive a free booklet of resume improvement tips.
And our career mentor will contact you for a free career consultation up to 30 minutes.

X













Cancel